凡究学易理、佛理、道理之人,从骨子里,都在渴求寻找人生宇宙之真理,志在省悟人生宇宙之真谛。与科学研究者不同的是,此类人均志于人之精神世界,但也从来不忽视物质世界。而科学研究者的兴趣在乎物质世界而已,却忽略了精神世界。 易学文化,是中国文化之根基,也是道家立宗之源起。易学实是悟道之学、通乎真谛之学。 易学理象数,不可仅专其一。只学其理,不求其用,便不能悟道。只求其用,而不究其理,也同样不能悟道。 易学,据考据者说,实是卜筮之学。我以为,如此讲来,便差一些了。也有说,易学,作为卜筮之学,蕴含着深厚的哲理。如此讲,也差一些。易学自始便理用结合,相依而存,从来互不相离。易学之理为其体,卜筮为其用。 学易者,多不自知的是:自己所在研究的学问,其宗旨不止于其哲理和卜筮预测。其研究、学习和应用,实是悟道的一个过程。相对于悟道来说,理之体与卜筮之用,均是悟道之手段而已。 学易之第一个阶段: 学理,端悟易道。此阶段,只是学习的最表面的东西。无论理解的如何深刻,均是表面性质的,距离真正的易道尚距十万八千里。 学易的第二个阶段: 卜筮,凡只学易理而不学卜筮者,都是最初级的论道专家,勿要去谈论易道,凡谈论皆是小儿科。但,众多学习卜筮者,迷恋于预测学的神奇之功,和沉醉于预测学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,最终与悟道失之交臂,实在遗憾。 学易的第三个阶段: 博览群书,方行万里。只掌握单一的卜筮技巧,根本难以为用。如果要达到预测所要求的准确性,必须学习和掌握各种预测技术。许多学习者在这个阶段,停顿下来。民间街边术士,仅以此为糊口,此精神是不会有的。 学易的第四个阶段: 修心炼性,理悟天人合一之道。并通过运用于卜筮,去悟自身之不足。原因在于,一个人无论掌握了多少种预测技术,若不能以天人合一的境界融入预测技术,均不可能达到出神入化的预测境界。只有处于天人合一的境界下,才能够将预测学运用的炉火纯青,达到神知未来的地步。 学易的第五个阶段: 已于天人合一之境界,超越善易者不占之层次。 此时,已与修佛得道者如同一样的境界。对宇宙人生之理已经参透。在这个阶段,已勿需各种卜筮技术了。对宇宙万物人生世事,已经至窥一斑而知全貌的化境。此时便已如神、如仙,而人也至返璞归真。此种境界,已是逍遥自在境界。 学易的第六个阶段: 已经得道之人生,意义在于普度众生,至无我之境界。 ………… 学习易学的宗旨的理解,止是悟道。所有的过程,纵然神秘美妙。而至化境,更令人神往。
(注:文章上传三天后可以纠错,每发现一次错误奖励2元易币。纠错请发表在论坛“建议、纠错”专版上,请点击:(http://www.zhouyi.com.cn/luntan/ShowForum.asp?forumid=533)
|